工業廢水及固廢雜鹽資源化流程介紹
1、熱處理(按需):針對存量固廢(危廢)成分及含量按需應用,進行脫毒及無害化處理
2、預處理:用成熟的、低成本的調節PH值的方式對固廢中雜質進行沉淀分離,有價值產品可回收。最終產物是比例不同的氯化鈉和硫酸鈉溶液,即后續資源化工藝的鈉源。
3、膜處理:核心工藝
(1)、自調型能量回收技術
2021年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
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年版)》
關鍵效能指標高
創新性的工作原理和工藝流程開創了高濃溶液膜法處理的新航路
(2)高濃分質鹽技術
意味著用更少的水量進行廢鹽的分離和處理,省水,省電、省時,省人工,大大降低了投資及運營成本。
(3)SED智能電滲析技術
通過離子交換技術,將低值的鈉鹽轉換成高價值的碳酸氫鈉,實現環保費用從成本到收益的轉變。
(4)HCON高倍濃縮系統
高倍濃縮膜和多段濃縮機組,在次低壓(<7MPa)工作壓力下,將溶液濃縮至接近飽和。減少了后續蒸發結晶工藝處理總量,減量就意味著節能。
4、蒸發結晶
對接近飽和溶液進行結晶分離,得到高純度資源化晶體。
工業廢水及固廢雜鹽資源化流程蒸發結晶工藝
SED電滲析工藝生成物氯化銨(硫酸銨)經過高倍濃縮系統,濃縮至接近溶解度,進一步減量,蒸發結晶后得到可銷售的銨鹽。
生成物碳酸氫鈉溶液,因為溶解度的限制,不能直接高倍濃縮,可通過分解轉換合成,在反應釜中轉化為溶解度高的碳酸鈉。對碳酸鈉高倍濃縮后,通入分解得到的二氧化碳氣體,碳酸氫鈉晶體會沉淀出來。
整個系統無高溫高壓環節,安全性高,環境風險小,設備均可實現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