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推動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常態化開展,實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與執法管理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效結合,2023年3月14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棲霞區組織召開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現場推進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袁建華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局法標處全體人員,江北新區生態環境和水務局、各派出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分管局長、法制科負責同志,棲霞區人民檢察院負責同志參會。
會議邀請省生態環境廳法規科技處副處長李纓就《關于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的實施意見》進行詳細解讀,傳達了文件主要精神和相關要求,并對南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重點、難點和落腳點等進行分析指導;江蘇省環保集團高級工程師章正勇介紹了南京、常州、南通等多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剖析了不同案例的特點特色和典型意義。
會上,棲霞生態環境局、棲霞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就棲霞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領域兩法銜接工作進行了經驗交流。
市生態環境局法標處負責人表示:“生態損害賠償工作是生態環境法治領域的重要工作,應當常抓不懈,棲霞區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典范,各派出局內部要加強溝通,并與屬地司法部門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據介紹,2022年,南京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穩步推進,有兩例案件入選江蘇省第二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兩例案件入選省優秀案例,南京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工作成效逐步呈現,“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袁建華提出:
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統一思想、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納入日常工作進行常態化管理。
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生態損害賠償與行政執法聯動,將生態損害賠償嵌入行政執法流程。同時,要完善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聯動和協作機制,拓寬磋商賠償與公益訴訟的常態化銜接路徑。
要進一步加快案件辦理。各派出局要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盡心盡責、比學趕超,積極提高案件辦理率以及索賠工作的成功率,及時修復受損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力爭在案件啟動率、結案率、磋商率等方面有質的提升。
要進一步強化宣傳工作。要主動挖掘亮點、總結經驗、加強宣傳,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基地建設,探索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形式多樣化途徑,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產生看得見的影響力。
原標題: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現場推進會
我要評論